|
|
數控機床國際競爭力對比分析 |
發布日期:2013-06-07 10:37:09 來源:machine35.com 瀏覽: |
|
數控機床是投資類產品,市場容量小,但由于其重要的戰略意義,各國高度重視數控機床行業,并采取措施加以扶持和保護。目前世界高檔數控機床以美國、日本、德國等工業強國為主要生產國,這些國家掌握著主要核心技術。
一、主要國家數控機床對比
1. 日本90%左右機床為數控機床
1958年日本研制出第一臺數控機床,1978年至今日本數控機床的產量、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。
長期以來,日本政府通過規劃和制訂法規以及提供充足研發經費,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大力發展數控機床。在機床部件配套方面,日本學習德國;在數控技術和數控系統的開發研究方面,學習美國,改進和發展了兩國的成果取得很大成效。
2008年金融危機后日本數控機床各類指標開始大幅走低;2010年以來,日本數控機床開始復蘇,2012年數控機床訂單在機床訂單總額中的占比達到97.5%,為歷年最高水平;數控機床產值接近2008年水平,在機床總產值中的占比高達89.9%,產值占比為87.9%;數控機床出口創歷史新高,在機床出口總額中的占比為93.7%。
2013年一季度,日本數控機床訂單額為2365.3億日元;產值為2107.2億日元,產量12794臺;出口13734臺,價值1863.6億日元,完全為出口導向型。
從2012年數控機床主要產品產值來看,數控加工機床占比最大,其次是數控平旋盤,數控磨床和專用數控機床。2013年一季度,這四類數控機床產值分別為844.2億日元,500.6億日元、221.4億日元和200.5億日元,專用數控機床產值超過數控磨床。
從在數控機床中的占比來看,數控加工機床在數空機床中的份額逐年增加,目前已達到44.8%,接近數控機床的半壁江山;數控平旋盤占比則略有走低,2008年曾達到27.6%,2012年回落至22.3%;數控磨床占比基本穩定,目前微增至10.0%;專用數控機床占比為7.3%,為2009年以來首次提升,目前仍在增加。
2. 美國數控機床進口多
作為數控機床的發明國,美國在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、制造和數控系統方面具有競爭力,機床技術雖仍屬世界一流, 但產量上居世界第三,也是全球數控機床主要進口國。
2012年,美國數控機床出口11.0億美元,同比增長1.4%,進口45.1億美元,同比增長29.9%。2013年一季度,美國出口數控機床2.6億美元,增長2.2%,進口9.3億美元,下降11.6%。
從貿易逆差額來看,美國對數控機床的進口需求很大,從2012年6月開始,數控機床進口需求超過金屬加工機床,從11月開始數控機床需求再次低于金屬加工機床。
3. 德國數控機床高精尖
1956年德國研制出第一臺數控機床,此后穩健發展。德國數控機床在傳統設計制造技術和先進工藝基礎上,不斷采用先進電子信息技術,在加強科研的基礎上自行創新開發。
德國非常重視各種配套元部件、數控系統的研發,自60年代開始,西門子公司就涉足數控系統,目前與日本法那科共同占據高端數控系統市場80%的份額。
德國數控機床主機配套件,機、電、液、氣、光、刀具、測量、數控系統等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、性能上居世界前列。
4. 中國數控機床嚴重依賴進口
我國第一臺數控機床誕生于1958年,但目前國產數控機床基本以低檔經濟型和中檔普及型數控機床為主,數控機床市場份額的70%~80%,數控系統(普及型、高級型)的90%被外商占領。
從數控機床生產來看,2012年我國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總產量約為20.6萬臺,同比下降16.2%,遼寧和浙江為主要生產省份,市場份額分別為24%和21.5%;數控成形機床總產量13105臺,同比下降35.6%,江蘇和山東產量較大,份額為41%和20.4%。
2013年一季度,數控機床進口出現量跌價增趨勢,數控機床進口量同比減少23.1%;進口單價卻增長3.3%。
德國、日本和意大利是我國數控機床進口來源的前3位,排名第4至第10位的進口來源國家和地區依次為中國臺灣、美國、瑞士、英國、韓國、西班牙和奧地利。一季度,從前10位進口來源地進口數控機床占全部數控機床進口額的94.8%,低于2012年同期的96.1%;前三位國家的占比從64.4%增至65.8%,說明進口進一步集中。
從2012年11月開始,數控機床進口量連續4個月下降,但進口價卻從10月開始連續5個月提高,2月進口單價達到47萬美元/臺的最高價,說明我國高端機床利潤豐厚;2013年3月,數控機床進口量突然大幅增加,而進口單價猛將,低價進口數控機床對我國數控機床的發展極為不利。
而一季度我國數控機床出口僅為1.3億美元,同比下降14%,貿易逆差達到8.1億美元,說明數控機床基本靠進口滿足需求。
5. 印度進口二手數控機床滿足國內消費
印度為世界第二大機床生產國,第七大機床消費國,在汽車和耐用消費品的拉動下,印度對復雜數控機床的需求急劇增加。
2011~2012財年,印度機床產值為429.9億盧比,同比增長19%。其中數控機床為358.1億盧比,同比增長19.3%。
由于國內機床需求較大,印度還進口了大量二手機床。2011~2012財年,進口機床764.5億盧比,同比增長11%。其中新數控機床進口503.3億盧比,增長12.6%,新非數控機床136.9億盧比,增幅27.3%,二手數控機床81.4億盧比,二手非數控機床42.9億盧比。同期,機床出口18.0億盧比,同比增長33%。其中數控機床3.6億盧比,非數控機床14.4億盧比。
2011~2012財年,印度機床消費1176.4億盧比,同比增長15%。其中數控機床消費928.5億盧比,非數控機床247.9億盧比。
二、我國數控機床面臨的問題及建議
1. 提高數控率
近幾年,我國生產機床的數控化率有所提升,但2012年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為25.8%,成形機床數控化率為5.8%,均比2011年有所下降。與日本、美國、德國等發達國家60%~70%的產量數控化率和80%~90%的產值數控化率相比,我國機床設備的數控化率水平還顯得太低。
鑒于與國外產品存在較大差距,國家設立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專項,并確定“十二五”期間重點實施的內容和目標,推動中國數控機床發展。
通過結構優化、資產重組,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和“小強人”企業。產業結構調整要在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指導下,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,以提高生產集中度和專業化協作為重點,按市場需求和經濟規模組織生產,發揮規模效應,提高企業經濟效益。
2. 加強國際合作,提高合作質量
我國的數控產品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,要努力尋求用較短時間、較快速度和較低成本,縮小這種差距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和國外一流企業合作、合資,以市場換技術,以學費換人才,以股份換投資,實現跨越式發展。當前,要積極利用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的機遇,積極地、有選擇地承接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,提高機床工具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層次。
在接受生產力轉移的同時,積極爭取國外先進技術轉移,注重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,加強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綜合集成,通過有效的國際合作,提高開發能力和產業化水平,形成競爭優勢,實現機床工具產業跨越式發展。同時培育關鍵技術和高端人才,加大社會資本投入,提高基礎研究水平,擴大產業化規模。
3. 提高研發創新能力 加快功能部件產品開發
我國數控機床企業過于分散,研發實力不足。l00多家數控機床整機企業中,有批量的不到20家,平均年產僅40-50臺,而真正具有自主開發能力的企業不過5~6家。
除在中檔、中小型規格數控機床等產品方面競爭力還處于相對劣勢外,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起步較晚,成為制約數控機床發展的瓶頸。多項功能部件質量性能水平低,競爭力差,主要功能部件的國內市場基本上為外商所壟斷,研發主要還是被動地依靠國家或行業去組織。盡管滾動功能部件雖已形成一定產業化規模,但競爭力不強。而數控刀架、數控轉臺、刀庫機械手,電主軸、擺角銑頭等雖然也有發展,仍屬起步階段。
為提高數控機床競爭力,應建立數控機床國家工程研究中心,以重點企業為主體,建立和完善企業技術開發中心,構成行業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。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創新、產學研結合、自主開發等多種方式,形成新的開發體系和機制,解決開發水平、開發速度、開發一次成功率、降低開發成本四個方面的問題。
以重點項目需求為依托工程,組織技術攻關,加快高檔數控機床品種開發,帶動技術開發能力全面提升。突出高科技人才和高技能工人培養,加強人才隊伍建設,建立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,形成機床工具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。加大科技投入,加強基礎研究和開發研究,提高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。 |
|
上一篇:
跨越發展的西部鍛壓機床研發制造企業 |
下一篇:
智能化開關發展還需國產化給力 |
|
|
|
|
|